|
|
|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新專業+5! |
http://m.hxsscy.com 2025年4月29日 來源: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
|
近日,教育部正式發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申報的五個本科專業全部獲批
新增專業數量創近年新高
標志著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科專業布局
向“新工科 + 新文科 ”融合發展邁出關鍵一步
為服務首都高精尖產業發展和城市治理現代化注入了創新人才動能

此次新增的 5 個專業緊密圍繞首都功能定位和新興產業發展方向,覆蓋應急安全、智慧經濟、數字傳播、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體現了學校 “立足北京、服務首都” 的辦學特色。
堅持辦學定位
五大專業精準對接產業需求
應急技術與管理專業
我校在北京市屬高校首次設置應急技術與管理專業。該專業聚焦城市安全運行痛點,培養兼具工程技術與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可在政府應急部門、化工消防企業等從事風險評估、應急處置等工作。專業依托安全工程學科優勢,與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共建實踐基地,構建 “政產學研用” 一體化培養模式,填補首都應急管理人才缺口。
供應鏈管理專業
供應鏈管理專業瞄準 “雙碳” 目標下供應鏈綠色化、智能化轉型需求,培養掌握供應鏈數據分析、韌性安全管理等技術的高素質人才。專業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供應鏈分會合作,課程融合工業領域實踐案例,畢業生可在制造業、物流企業等從事供應鏈規劃與優化,助力首都產業升級。
金融科技專業
金融科技專業立足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范區建設,打造 “金融 + 科技 + 綠色” 交叉學科,培養既懂金融實務又精通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型人才。課程涵蓋人工智能風控、綠色金融產品設計等核心領域,與度小滿金融、京東金融等企業合作,畢業生可在金融科技公司、商業銀行等機構從事風險管理、數據分析等工作。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依托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資源,聚焦科技傳播與數字內容創新,培養具備全媒體制作、輿情管理能力的復合型傳播人才。專業與大興區融媒體中心、字節跳動等建立產學研基地,學生可參與政務新媒體運營、科技產品營銷等實踐項目,就業覆蓋互聯網公司、文旅機構等多領域。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
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響應北京 “智能 +” 產業生態建設,重點培養人工智能算法開發、智能系統集成等核心能力。課程涵蓋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前沿技術,與百度、京東等企業合作開設實訓項目,畢業生可在自動駕駛、智慧醫療等領域從事技術研發與項目管理,助力京津冀智能產業發展。
深化產教結合
構建高水平育人體系
我校新增專業設置均通過“調研論證-專家評審-教學工作委員會審議”的嚴格流程,在培養方案制定、師資配備、實踐平臺建設等方面做足準備。
師資力量雄厚
各專業均配備行業資深導師,如應急技術與管理專業擁有北京市應急管理專家庫成員,金融科技專業教師團隊含注冊金融分析師(CFA)等。
實踐資源豐富
新建智能系統實驗室、融媒體中心等實訓平臺,與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保障 “理論教學 + 項目實戰 + 企業實習” 全鏈條培養。
學科交叉鮮明
課程體系融合多學科知識,如供應鏈管理整合物流工程與環境科學,網絡與新媒體貫穿傳播學與人工智能技術。
優化專業布局
專業建設跑出“北石化速度”
此次新增專業是我校落實 “十四五” 規劃、推進學科專業動態調整的重要成果。自2017年以來,我校已累計新增18個新興本科專業,其中11個新工科專業、2個交叉學科類專業,形成覆蓋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城市安全等領域的“首都急需專業群”。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 95%左右,新專業畢業生就職于北京地區的石油化工、能源環保、智能制造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和政府核心部門。新專業的設立將進一步優化學校學科專業布局,以“專業供給側改革”持續提升對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
未來,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將持續以專業建設為支點,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內涵建設,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為全力打造新時代首善之區工程師搖籃,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更大力量。 |
關于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m.hxsscy.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