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5所試點高校擴容︱黑龍江大學入選 |
http://m.hxsscy.com 2025年4月22日 來源:黑龍江大學 |
|
國務院學位辦近日復函國家民委,支持新增中國人民大學等15所高校自主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建設。這是繼2024年5月8日中央民族大學獲批首個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建設試點后,設立的第二批試點,初步形成“1+15”格局,實現(xiàn)了該學科在區(qū)域、類型和研究方向上的整體布局。
第二批自主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建設的15所高校包括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南京大學、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暨南大學、新疆大學、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延邊大學、黑龍江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西北民族大學、云南民族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國家民委會同教育部綜合考慮高校類型、地域分布、優(yōu)勢學科等因素,確定以上高水平大學、地方代表性高校、民族院校作為第二批試點單位。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形成中國自主的中華民族共同體史料體系、話語體系、理論體系,近年來,國家民委會同教育部指導委屬高校扎實推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融入學科建設,特別是突破單一學科知識局限,綜合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哲學、歷史學、民族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理論、方法,聚力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構(gòu)建,在理論研究、教育教學、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據(jù)中央民族大學負責人介紹,獲批首個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建設試點后,學校集中全力將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四梁八柱”轉(zhuǎn)化為課程群,著力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學原創(chuàng)性教材,優(yōu)化調(diào)整本碩博培養(yǎng)方案和課程體系,并投入教學實踐。在教學與科研中邊試邊完善,深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試點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國家民委有關部門表示,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學交叉學科通過知識生產(chǎn)方式的革命性變革,打破原有學科區(qū)隔,突破西方民族理論局限,為構(gòu)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體系提供更為堅實的學科和人才支撐,用自主性原創(chuàng)性中國理論闡釋中國歷史、中國道路、中華文明,為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賦能學科建設提供現(xiàn)實路徑,推動形成具有影響力的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學派。下一步,將會同教育部有關司局指導試點高校切實做好理論研究、學科建設、課程構(gòu)建、教材編寫、師資培養(yǎng)、學生教育等各項工作,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
|
關于黑龍江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wǎng)(m.hxsscy.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