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京郵電大學與南京經開區共建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啟動會暨校地企產教融合推進會召開 |
http://m.hxsscy.com 2025年4月18日 來源:南京郵電大學 |
|
4月16日下午,南京郵電大學與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共建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啟動會暨校地企產教融合推進會在南京經開區紅楓科技園召開。校長葉美蘭、校黨委副書記蔣國平,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藍軍,江蘇省教育廳研究生處處長金科,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汪洋、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副總經理靳成亮等企業代表出席。南京新港高新技術產業園黨委專職副書記張萍主持活動。
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藍軍主任在致辭中回顧了南京經開區與南郵的合作成果。他表示,雙方秉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原則,聚焦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立足園區產業特色和南郵學科特長,共建卓越工程師學院,力爭培養一批技術創新方向精、產業攻關本領硬、應用落地能力強的高端人才,形成“產學研”協同集聚效應,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南京經開區將盡最大努力,在體制機制、生活配套、校企合作等領域給予卓越工程師學院全面支持,確保如期實現既定工作目標,為后續合作夯實基礎,樹立標桿。希望更多企業積極參與,在產業人才培養、創新平臺建設、產學研協同等領域深化合作,將實踐導向、工學交替培養模式落到實處,真正讓創新資源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四鏈”深度融合。
葉美蘭校長介紹了南郵學科建設特色和人才培養的成績。她說,南京經開區主導和新興的產業集群與南郵“大信息”學科特色研究方向深度契合,雙方合作成果斐然。卓越工程師學院落地南京經開區將有力推進工程教育與產業實踐深度融合。學校將充分發揮理論教學與基礎研究優勢,與多方協同構建校地企協同育人新模式,完善“雙導師制”聯合培養新機制,優化“需求導向型”課題設置新體系,以聯合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為牽引,將企業技術難題轉化為研究生培養課題,解決真問題、真解決問題,健全“課題即需求、攻關即培養”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在實戰中聯合培養創新型工程師領軍人才,推動更多“南郵方案”在經開區落地生根,更多“經開經驗”反哺高校育人,為打造數字經濟產業集群貢獻教育力量、科技力量和人才力量。
江蘇省教育廳研究生處金科處長詳細介紹了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的建設背景、目標和特色等。他表示,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將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工程技術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省教育廳將全力支持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推動校地企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圍繞卓越工程師學院下一步工作,他強調,政府將協同推進建設舉措落地,優化培養平臺;高校要打造核心課程、建強導師隊伍;企業需參與選拔生源、協同建設實踐課程。
葉美蘭校長和藍軍主任共同為南京郵電大學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大數據安全與人工智能”和“新型材料與信息顯示”工程師技術中心揭牌。兩個技術中心將作為校地企合作的關鍵平臺,圍繞經開區光電顯示和人工智能核心產業方向開展技術研發和產業服務,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
會上,南京郵電大學江蘇省卓越工程師學院理事會正式成立,葉美蘭校長和蔣國平副書記共同為38家理事會成員單位授牌。理事會將整合各方優質資源,為卓越工程師學院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
現場表彰了與我校在產學研合作、共建研發平臺、科技副總聘任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果的南京熊貓電子裝備有限公司、南京捷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郵信息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等15家“優秀合作伙伴”。
南京熊貓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晶升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中科神光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體醫融合康復產業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英瑞科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6家南京經開區企業與我校相關科研團隊進行合作項目簽約。
南京經開區發布了“揭榜掛帥”項目榜單100項,涵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多個產業領域。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汪洋,江蘇智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溫硯,我校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董振江,分別圍繞校地企合作經驗、產教融合發展方向、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等作交流分享。
此次共建啟動會暨產教融合推進會是南郵與南京經開區合作的重要節點,學校將以卓越工程師學院為依托,充分發揮學科優勢,與政府、企業緊密合作,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拓展校地企合作深度,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升級輸送更多優秀的卓越工程師。
南京市工信局、南京市委組織部、學校相關部門(學院)負責人,研究生代表、企業家代表以及園區相關部門負責人等200余人參加活動。
|
關于南京郵電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m.hxsscy.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