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概覽
期待你與中大的美麗化學反應!
化學學科為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師資力量雄厚。擁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諾貝爾獎獲得者Lehn教授領銜的國際合作基地1個,國家重點/重大項目23個,國家級創新團隊/群體3個。化學專業是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團隊、一流課程,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重創新、揚個性”的育人理念,推進全程導師制、國際視野、個性培養和小班教學等“一制三化”探索,對強基計劃學生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構建本碩博學分互認體系,鼓勵提前修讀,開設專屬課程供選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化學學院陳小明教授擔任班主任。對化學強基班學生進行本博銜接培養,在國家公派出國交流、獎學金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2024年中大強基計劃化學專業招生省份: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湖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甘肅。
教授解讀
Q1.報考化學專業強基計劃的學生需要具備哪些素質或條件?
在個人素質方面, 要對科學有強烈的好奇心, 另一方面要坐得住冷板凳。
化學是一門實踐學科,要求同學們在有興趣之余還要有學習、分析、實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套用高松校長的話來說就是要有“三力”—— 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歡迎具有學術研究興趣,有計劃未來進行碩博深造的同學報考強基計劃。
Q2.化學學院給化學強基班培養做了哪些保障?
這個問題可以用時間,空間和人才三個關鍵詞來回答。
第一個詞,時間。化學學院是和中山大學同齡的,具有百年深厚歷史積淀的實力雄厚的院系。
第二個詞,空間。這個空間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學校為我們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新建了一座6萬平方米的新大樓,我們21年已經入駐,因此我們有全新的辦學空間。第二層,學院給同學們提供了廣闊的教育和科研發展空間。我們有兩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一個以諾貝爾化學獎得主Lehn教授命名的國際合作實驗室。國家級創新群體三個,最近幾年主持國家重點重大項目23項。是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019年化學高分子兩個專業獲批一流專業,也就是“雙萬計劃”。2020年獲批強基計劃,2021年獲批教育部拔尖2.0計劃。
第三個詞,人才。化學學院教師中的各級各類人才數量在中大各院系中名列前茅,可以為強基班同學們提供最優質的師資力量。
Q3.化學強基計劃的人才培養定位是什么?
國家對強基計劃的定位是為國家戰略需求培養人才。所以,化學學院在優勢學科方向的基礎上,將強基計劃學生學術研究的方向定為低碳烴分離、含能材料等細分領域。為中國制造2025、粵港澳大灣區、藍天保衛戰以及顛覆性新技術等國家戰略需求培養高級研究型人才。
Q4.中大化學強基專業有哪些培養特色或創新舉措呢?
化學強基的培養方案繼承了化學拔尖10年的實踐經驗積累,由拔尖班導師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包括課程、科研訓練、學術交流三部分。根據培養需求制定個性化培養方案。
化學是一門實驗學科,更離不開儀器表征手段。我們在儀器分析課程的基礎之上,還開設了眾多特色課程,例如《物質表征的儀器分析方法》。將測試中心2.5億的大型儀器資源以課程的形式全面向強基學生開放,并且以2-3人一組進行小班化授課,保證每個學生都有上手操作的機會。這個課程現在只針對拔尖同學和強基專業生開放。
我們正在建設強基學生專屬實驗室,第一期210平方米。包括專屬通風廚、專屬儀器示教空間,有自己的專屬通風櫥,實驗條件很好。
在2020級第一屆強基班的培養中,我們實現了三個100%。第一是在三門課程和考評中實現了100%通過答辯的方式進行考核,訓練了學生科研交流表達能力;第二個是100%參加本科生科研項目,以項目化的方式管理本科生科研;還有一個是100%參與學院的第二課堂賽事,讓學生賽出成績,賽出自信。
學院還組織學生與導師的見面會,赴珠海中芯集成、環境監測中心、赤崗消防中隊參觀,了解社會以及產業中的卡脖子問題等眾多的交流活動。值得一提的是,2020級強基班還自導自演拍攝了學院的首部強基計劃宣傳片《你好中大化院》,歡迎各位同學點擊收看。
Q5.中大強基計劃的校測環節會考查哪幾方面內容,考官們更關注考生哪些能力?
化學專業采取面試的形式進行考核。面試官會就一個話題和同學們展開討論,話題的內容多種多樣,有實事中的化學問題,有生活中的化學問題等等,對一個話題逐層深入,這樣可以考察同學們對問題的理解深度。
Q6.請描述一個強基生未來的發展場景,可用三個關鍵詞進行詮釋。
由于強基計劃至今還沒有學生畢業,我們就借拔尖計劃的數據向大家展示我們的本科生的培養質量。拔尖計劃學生本科階段共發表先進材料等國際頂級期刊SCI論文124篇,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24篇。換句話說,很多同學在本科畢業的時候就已經達到博士畢業水平。截至目前,共有8屆學生93名學生畢業,100%讀研升學。其中境外升學37人,包括劍橋、耶魯等頂尖大學,占比40%。境內升學26人,主要為本校,以及清華北大、中科院等,占比60%。可見培養質量之高。
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優秀畢業生現在的就業情況,可以概括為三個關鍵詞:學術大師、戰略崗位、行業翹楚。
還有另外一個有趣的說法,化學科研的目標無非是兩個,上書架還是上貨架。基礎科研就是要追求探索人類知識的邊界。應用研究就是要將實驗室里開發的材料,方法應用到國家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上去,回應國家戰略需求。
Q7.中大針對強基生實行“本博銜接培養”,博士生階段既可在本學科深造,也可進行學科交叉培養。在“本博銜接培養”,化學專業有哪些特點?
化學博士階段的培養還是在化學學院,但是學院研究生專業方向豐富,除化學類外,還有材料,化工,資源與環境等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