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體教融合鑄魂,全能育人領跑,西安培華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創新發展路徑解析 |
http://m.hxsscy.com 2025年6月30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
編者按:專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專業建設是構建高水平本科教育、培育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自“十四五”規劃實施以來,西安培華學院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按照“需求導向、產教融合、特色引領、創新發展”的總要求,以適應市場與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以“OBE”教育理念為抓手,大力開展專業升級改造,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布局,提升專業建設水平。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力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不斷提升“在校學習體驗感好、學生優質就業率高、用人單位滿意度高”的培養成效,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資源支撐。為幫助社會各界深入了解學校的專業建設成果,特推出“專業建設巡禮”欄目。
第十一期 體教融合鑄魂,全能育人領跑,西安培華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創新發展路徑解析
西安培華學院體育教育專業自2020年成立以來,始終踐行“以體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樹人、培養全人”的育人理念,恪守“崇德、樂學、尚能、創新”的院訓精神。專業立足基礎教育需求,構建“一專多能、突出師范、強化應用、協同育人”的辦學特色,形成“一特、二突、三融、四應用”的創新培養模式,著力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能夠勝任基礎教育體育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技術人才。
產教融合,雙軌并行,精準對接行業需求
專業建設緊密對接體育產業發展需求,構建“雙資質+雙平臺”實踐育人機制:專業搭建資質認證體系:創設裁判員、教練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等職業資格認證平臺,與陜西省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及乒、羽、網三大球類管理中心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共建8個省、市體育協會培訓基地,與多個體育協會和運動管理中心建立合作搭建實習就業雙通道,針對冰雪人才培養,社區體育指導等方面,實現市場人才培養與崗位需求精準對接。

體育學院與西安雪跡體育發展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

學院組織學生參與校外專業競賽
專業搭建實踐應用平臺:構建“課內提質+課外拓能”的立體化實踐體系,通過多渠道、措施強化體育師范生教學基本功,依托“一主二輔”(一個主要專項兩個輔助項目)實現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突出師范,強化應用,提高學生培養質量。學院設有13支專項運動隊,通過組織學生參與校內外專業競賽、教學實踐,提升學生綜合應用能力。
前沿驅動,五維融合,重塑體育教育生態
專業緊靠前沿技術,吸收體育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先進教學經驗,構建了“教、學、練、賽、考”五維一體化教學模式。專業在運動訓練、體育教學方法等方面引入前沿理念和技術,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目標,使專業始終保持在體育教育領域的前沿。
專業構建了多層次、多元化的課程體系,開設《體育課程與教學論》《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學校體育學》等核心課程,開設《花樣跳繩》《籃球》《射箭》等一院兩品一特色課程和校企合作課程,注重師范理論與體育知識融合的同時,開設興趣選項班、任意選修課、康復保健課、科學瑜伽課、運動技能課等共計16門課程,實現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銜接。專業積極推進應用型課程改革,9門課程被評為院級、校級應用型課程,其中大學體育教學獲得校級應用型課程一等獎。

學校體育場
雙擎師資筑根基:雙向提升,打造精英教學矩陣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83人,形成以35名副高以上職稱教師為引領、70名碩士及以上學歷教師為骨干、13名博士及在讀博士為學術中堅的師資梯隊。隊伍中既有7名行業專家注入產業實踐經驗,又配備2名國家級裁判員、28名國家一級裁判員構成的專項技術團隊,13名"雙師型"教師實現教學能力與職業技能的深度融合。通過“對外引進、對內培養”相結合,建立"引育結合、雙向提升"發展機制,優化師資結構。
專業現有頂級師資:周里,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體育學院體育學科帶頭人,中國科學學會理事、全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陜西省突出貢獻專家、國家體育總局優秀學術技術帶頭人;劉新民,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陜西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陜西省重點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貼”人員;陳彥,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八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學科建設項目學科帶頭人。周家穎,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一流專業”體育教育專業負責人、國家級體育教育學特色專業建設點負責人、國家級田徑課程視頻公開課負責人;王志強,三級教授、碩士生導師,體育學院院長,陜西省學生體育協會名譽主席、全國民辦高校體育聯盟副主席、省級精品課程主持人。
同時,教學科研成效顯著:近三年科研工作呈現“量質齊升”發展態勢:近三年,累計發表學術論文55篇,其中CSSCI、北大核心等高水平期刊論文24篇,獲批省級省級、校級課題共計30項,專利15項。在課程建設方面取得顯著成果,院級應用型課程獲獎9門,校級應用型課程獲一等獎1門,形成"以賽促教、以賽助學"的良性發展格局。
協同育人,共贏發展,校企合作助力學子成才
體育教育專業深度推進校企協同創新,與延安大學體育學院達成研究生聯合培養合作,為學生提供了更高層次的學術發展平臺。同時構建多元戰略合作矩陣,攜手西安雪跡體育發展有限公司、陜西雛鷹體育俱樂部有限公司、青海優貝思教育咨詢有限公司、升高(成都)體育發展有限公司、瑞德健身培訓學院等多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并作為核心合作方,攜手西安薄珈梵歌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承接第六次全國全民健康體質監測(陜西片區)檢測工作。通過校企資源深度融合,重構體育人才培養供給側結構,更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三鏈融合,持續輸送引領健康中國戰略的復合型體育領軍人才。

體育學院與陜西雛鷹體育俱樂部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

體育學院與升高(成都)體育發展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
雙優成果樹標桿:賽教協同,賦能學子成長加速度
體育教育專業建設成效顯著,在人才培養與競賽成果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績。在競賽成果方面,專業在各級各類體育競賽中表現卓越。近兩年來,由花樣跳繩、武術、跆拳道、健美操、體育舞蹈等13支代表隊組成的競賽團隊,在各級體育競賽中奮力拼搏,共獲得了200余個獎項。這些榮譽不僅加強了各高校間的友好交流,也極大地推動了學校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培華學子在不同領域取得成績
在人才培養方面,專業已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優質的全能型體育人才。這些學生在就業市場上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深受用人單位好評。部分畢業生在基層體育教育領域迅速嶄露頭角,成為該領域的骨干力量,為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馮澤亮,2024屆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目前任教于寶雞高新第十小學,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出色的教育教學能力,迅速成為學校的青年骨干教師。張釗、劉慶,2024屆體育教育畢業生,他們選擇繼續深造,分別就讀于南京體育學院和西安體育學院,為未來的職業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這些優秀校友不僅是專業的驕傲,更是學弟學妹們學習的榜樣,激勵著更多學生努力奮進,追求卓越。
體育教育專業,以“體教融合鑄魂,全能育人領跑”為使命,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復合型體育人才。在專業建設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創新,深化產教融合,強化師資隊伍,優化課程體系,提升教學質量,取得了顯著的成果。展望未來,體育教育專業將繼續秉持初心,砥礪前行,為體育教育事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為推動體育強國建設貢獻培華力量。
|
關于西安培華學院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m.hxsscy.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