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是一個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學院,下設工業設計系、藝術設計系、傳媒系和景觀規劃設計系四個專業科系,2025年學院本科招生專業有工業設計、風景園林(未來人居環境方向)、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等5個專業。學院目前還設有設計學、工業設計工程、設計藝術、景觀規劃設計、風景園林5個碩士授予點及工業設計博士授予點,已經建立了橫跨工學和設計學兩大學科門類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完整體系。
學院目前為國際設計院校聯盟——Cumulus(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Art, Design and Media)成員,近年來多次獲得紅點獎、IF獎等國際設計大獎。同時,學院也是“上海市設計學科同城協同建設四類高峰高原學科”項目的平臺學校之一。
學院現有專(兼)任教師80余人,在校本科學生800余人,碩、博士研究生300余人。目前,學院已與英國倫敦大學、英國鄧迪大學、日本千葉大學、法國巴黎視覺傳達高等學院等國際知名學府建立了留學生交換計劃,鼓勵學生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出國深造。
學院以社會應用和前沿學術研究為目標,以學科交叉為特點,緊緊依靠學校強大的理工背景,圍繞創意產業的發展,走學科融合、綜合發展的道路。自1985年建立本科教學以來,學院已形成完善的教育體制和條件,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的優秀專業人才,在培養工業設計英才方面具有突出優勢,在視覺設計、交互設計與景觀規劃領域具有鮮明特色。學院堅持“知行合一、遠見未來、科藝融合、篤實創新”的辦學理念,努力建設國內領先、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的設計學院。
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運用藝術化的視覺語言傳達思想、信息和創意的一門學科。在當今人工智能快速發展與國家大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注重創新創意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更加體現出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活力。
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意識,專業基礎扎實和設計能力突出,具備較高人文藝術修養、良好設計創意思維能力、多元交叉知識結構和優良職業素養的創新復合型專業人才。
本專業師生多次獲得國內外知名設計競賽獎項,如美國CA傳達藝術獎、美國Graphis設計獎、MUSE國際創意獎、倫敦國際創意獎、意大利A設計獎、英國G-CROSS全球大學生創意獎、靳埭強設計獎等,并在亞洲大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全國平面公益廣告大賽、中國數碼創意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字藝術大賽、美國迪士尼幻想工程挑戰賽、挑戰杯、方正字體設計大賽等眾多國內外知名設計競賽中屢獲佳績,體現了高質量的專業以及教學水平。
本專業具備實力雄厚的師資力量,專業教師均畢業于國內外知名藝術設計高校,具備優秀的專業水準與國際化的視野,兼具實踐與研究能力;教學團隊具有豐富的國內外設計工作經驗,完成過多項國內外知名視覺設計項目并多次獲得國際知名專業設計獎項。在不同的視覺設計專業研究方向上形成了良好的師資結構。
專業主干課:繪畫、藝術設計史、信息感知與設計、版式設計、圖形設計、字體設計、插畫設計、包裝設計、品牌策略、視覺創意與設計、視覺識別系統設計、出版物設計、數字藝術設計、UI界面設計、創意思維、人工智能設計應用、動態影像設計、設計管理等。
畢業生去向:本專業相當比例的學生畢業后繼續升入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生階段學習。其余學生畢業后可去設計公司、互聯網企業、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的市場、品牌和宣傳部門以及教育系統等。可從事品牌視覺設計、視覺創意設計、包裝設計、出版物設計、文創設計、視覺空間設計、UI界面設計、插畫設計、數字影像設計、人工智能應用設計、信息設計等領域工作,擔任設計師、美術指導、藝術總監、專業教師等職位。
本專業為視覺創意設計領域、國內外著名設計公司、各類知名企業設計部門等培養了大批優秀專業設計及設計管理人才,眾多畢業生已成為國內外500強企業及知名設計公司的中堅設計力量。未來前往國外知名藝術設計高校深造也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科學生近年來的主要方向。
本專業不招收患有色盲、色弱的考生。
本專業學制4年,學生達到教學要求后,可獲得本科畢業證書和藝術學學士學位證書。
環境設計
環境設計專業以人與環境的關系為主線,致力于提升整體人居環境生活品質,重點研究如何創造或優化人類活動空間系統,是一門強調社會性、實踐性、綜合性、系統性、地域性的研究及應用性學科,具有理論研究與實踐創造、環境體驗與審美引導、技術理性與人文關懷、空間營造與社區營造相結合的特征。本專業以室內外環境協同創新設計、城鄉公共空間環境設計為核心,以面向新時代需求的環境更新設計、主題環境設計、虛擬環境設計為特色,探討生態化、人性化、藝術化、科技化的現代環境設計規律,并始終探求可持續的設計方法和技能。
華東理工大學環境設計教育始于1994年,經過30余年的發展,形成了完善的課程結構與人才培養體系。在人工智能引領、可持續城鄉發展新階段,面向科技進步與個體、群體、社會、經濟、文化、生態環境等發展新需求,環境設計專業建立了由理論與歷史、思維與方法、空間與造型、工程與技術、應用與實踐構成的專業課程體系,以及由專業基礎模塊、專業理論模塊、專業實踐模塊、數智設計模塊、智造技術模塊、協同設計模塊、全程設計模塊和個性發展模塊等八大模塊構成的專業教學體系,將環境設計從物質范疇的設計上升到人的行為活動環境整體觀下的物質與非物質范疇,從傳統意義上的階段性設計上升到人居環境發展全生命周期的系統設計。
專業特色體現在一是以學生為中心,綜合能力培養與專業興趣培養相結合,在專業發展的選擇性和適應性上形成了特色。二是面向社會發展需求,室內外環境設計并重,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并重,通過空間尺度的適度延展,拓寬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在環境設計的廣度上形成了本專業的特色。三是整合華東理工大學相關學科優勢,加強科藝融合、協同創新,發揮環境設計專業的系統集成與綜合應用優勢,在環境設計的深度上形成了本專業的特色。
本專業校內擁有完善的教學空間和設備,校外與以上海設計企業為主的眾多企業共建共創,設立了20多個實踐教學基地,構成了完善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專業教師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具有多學科背景,副教授職稱以上人員占比70%,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比80%。教師大多具有深厚的理論研究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專業主干課程:設計造型基礎、設計思維與表現、設計圖學、空間構成、開源硬件與編程、數字藝術設計、數字化環境設計、環境設計原理、環境設計史、環境行為學、建筑初步、創新空間設計、景觀設計初步、城市公共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展示設計、主題體驗設計、數智化建筑設計、公共設施設計、大數據環境設計、數智環境更新、光環境設計、綠色建筑與材料、AIGC環境設計、環境智造設計、未來社區設計、專題設計、設計策劃、設計運營等。
畢業生去向:本專業相當比例的學生畢業后繼續升入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生階段學習。畢業生具備人居環境發展全過程知識結構與參與能力,能夠運用數智技術進行專業研究與實踐,拓展虛擬環境設計領域和跨專業實踐領域。具備在現代技術加持下,應對不同問題情境,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創新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廣泛的社會需求和專業適應性,能夠在各類設計單位、建設單位、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非政府組織、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等,或者合作創業、獨立工作,從事與環境設計相關的創意策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研究教學、咨詢服務等工作。
本專業不招收患有色盲、色弱的考生。
本專業學制4年,學生達到教學要求后,可獲得本科畢業證書和藝術學學士學位證書。
數字媒體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面向數字化智能社會,服務于社會發展與文化建設,體現科學與藝術的深度融合,以設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傳播學為內核,吸收戲劇與影視等學科的知識與方法和視野,圍繞數字媒體品牌策劃和數字影像及應用兩大研究方向,從媒介創意、媒介內容、媒介表達和媒介傳播四大環節全方位對媒介展開研究。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國家現代化建設與發展的需要,具有較高藝術人文修養,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具備國際視野和現代設計理念,掌握動漫、游戲設計、影視后期與特效、網絡視頻制作、互聯網產品開發、網絡交互設計制作等相關專業知識和方法,具備多學科知識結構體系,具有優秀設計創意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同時兼具商業市場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能在動漫、游戲、影視、廣告、媒體相關領域從事策劃、創意、制作、傳播、運營或管理的創新復合型專門人才。2021年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本專業在原有廣告學專業十年的辦學基礎上,聚焦科普、公益和地域文化的創意可視化及媒介融合傳播方向,逐步與相關學科結成聯盟,形成產教融合和科藝協同的辦學新模式,聚焦數字媒體品牌策劃與數字影像及應用兩大研究方向,依托廣告與品牌文化研究所和跨媒介智能設計研究中心,進行專業教育和產業實踐。目前本專業已建成五個服務教學與科研的實驗室:元宇宙內容創新實驗室、數字圖形影像工作室、數字演播大廳、VR實驗教學中心、數媒專業工作室。
本專業探索科藝協同、學科交叉融合發展的新途徑。既充分發揮華東理工大學在工學領域的獨特優勢,同時結合綜合性大學在人文學科的底蘊,依托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在創意設計與傳播領域的學科特長,逐步與前沿產業聯盟,在創意可視化媒介融合傳播領域達到國內領先,學生在國內外專業競賽中屢獲大獎。
本專業創立產教融合新模式,教學主動對接與服務產業發展,注重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能力。主動與行業頭部企業對接。學生三年級之后,為其配備“校企雙導師”。目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已經與四十多家校外實習基地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
專業主干課程:(1)數字媒體藝術核心課程模塊,包括數字媒體藝術史、創意文案創作、虛擬現實基礎實驗、立體信息處理、數碼攝影與創意表現、計算機圖像處理、媒體品牌策劃、智能硬件與傳感器、虛擬現實與數字娛樂、數字影像創意等;(2)數智類課程模塊,包括數智科學基礎、創意編程、智能硬件與傳感器、數字創意呈現、創意文案創作、用戶界面設計、數字動畫編導制作、數據可視化設計。智媒科學傳播、虛擬現實基礎實驗等;(3)交叉融合類課程模塊,包括生命科學可視化研究、海派文化與創意產業、聯合創作、專業創作(數字影像方向)、專業創作(數字交互方向)、畢業設計等。
畢業生去向:本專業相當比例的學生畢業后繼續升入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生階段學習,其余學生畢業后可進入動漫、游戲、影視、廣告和媒體相關領域從事策劃、創意、制作、傳播、運營或管理工作。
本專業不招收患有色盲、色弱的考生。
本專業學制4年,學生達到教學要求后,可獲得本科畢業證書和藝術學學士學位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