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4年武漢工程大學藝術類專業招生章程 |
http://m.hxsscy.com 2024年2月2日 來源:武漢工程大學 |
|
符合下列條件且參加所在省份組織的美術類(設計學類)專業聯考成績合格者可以報考。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2.高級中等教育學校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
3.身體健康、無生理缺陷、視力正常,無色盲、色弱。
1.我校藝術類專業招生科類為文理兼收(物理或歷史均可),具體以考生所在省公布的為準。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科目要求以考生所在省公布的為準;
2.不限外語語種,但新生進校后,學校以英語為第一外語安排教學;
3.思想品德考核和體檢合格;
4.2024年我校不組織藝術類專業校考,考生專業總成績以該考生所在省專業聯考總成績為準。
5.我校對進檔考生按照“分數優先”的原則,按考生所在省投檔規則下的綜合分排序規則從高到低錄取。若無明確綜合分算法的,我校將按照考生文化總成績的40%與專業總成績的60%之和從高到低擇優錄取,綜合分相同時,專業成績高者優先,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均相同時,依次按語文、數學、外語成績排序錄取。
6.學校將在新生入學后組織資格審查和專業復查,經查考試有舞弊行為或專業復查認定為專業水平不合格者,將取消入學資格。
2024年我校面向江蘇、山西、河北、安徽、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福建九省(區)招收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動畫四個藝術類專業考生,學制四年,計劃招生300人(具體招生計劃以教育廳下達的為準),分省招生計劃根據各省報考情況確定。
自2001年創辦工業設計專業以來,武漢工程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匯聚了一大批熱愛藝術、善攻設計的青年才俊,腳踏實地、為人師表、開拓創新、教書育人,懷揣激情和夢想,指導學生參賽榮獲:德國紅點獎、中國紅星獎、“創青春”全國金獎、大廣賽獎、學院獎、全國大學生工業設計大賽、黃鶴杯工業設計獎金犢獎、大師獎、中國之星獎、中南之星獎等國內外設計大獎,一次次點亮荊楚大地冉冉升起的“設計之星”。學院在收獲各類設計大獎的同時,培養和歷練了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湖北省藝術設計協會會長、國家級專家評委和武漢工程大學教學名師等多名設計學類教育專家和大批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青年骨干教師。近五年來,先后完成國家藝術基金、國家青年社科基金、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湖北省社科基金研究項目、湖北省教育廳重點科技項目、武漢市社科基金項目等在內的多項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成果顯著,獲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獲批“生態環境設計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重點人文社科基地立項建設,獲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和三等獎,獲設計競賽獎900余項,獲發明專利2項,獲實用新型專利28項,獲產品外觀設計專利580余項,發表科研教學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和教材40余部。
學院擁有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藝術碩士專業學位及藝術管理學術碩士學位授權點,具有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開設工業設計(工)、廣告學(文理)等2個普通本科專業和產品設計、環境設計(省一流專業)、視覺傳達設計和動畫等4個藝術設計類本科專業。在職教職工7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3人,聘請校外客座教授16人,在校碩士生、本科生1700余人。
學院十分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與美、德、英、韓、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際著名設計院校在教學和科研方面保持長期聯系與合作,具備當今國際視野下的設計藝術教育基本特征。學院畢業生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知識全面且富有創新精神,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建立了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和就業基地,聘請了包括廣東工業設計城等著名企業設計總監擔任客座教授,聘請了包括德國包豪斯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韓國光州大學、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國內外知名高校教授擔任客座教授。
學院依托武漢工程大學“大化工”學科特色優勢,結合自身專業特點不斷加強跨學科交叉融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在加強專業基礎教學的同時,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注重學習中外各民族和民間藝術的優秀傳統;注重學術交流,關注和研究國內外美術與藝術設計學科發展動向;提倡嚴謹治學、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的良好學風;強調設計為生活服務,設計與工藝制作、藝術與科學的結合;培養學生敏銳觀察的能力和為國家經濟和文化建設做貢獻的意識;營造活躍的學術氣氛和良好的育人環境,建構起“藝術+工程技術+創新”相結合的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的設計學教育體系,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設計學類高級應用型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1、產品設計專業
產品設計專業以“服務社會生態”的理念為引領,貫徹學校“兩型兩化”(創新型、復合型、工程化、國際化)人才培養總定位,結合跨學科創新教學生態系統,形成以社會問題意識、跨學科和多元化為特征的復合型設計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具有責任意識與理性判斷、創新精神與國際視野、能夠關注社會生態問題,掌握相應的設計思維與表達、溝通和管理技能,具有系統的專業知識,能夠以設計為手段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承擔企業、中等院校及其他設計機構的相關工作,實踐動手能力強的復合型設計人才。
本專業面向藝術類招生,開設“低碳生活”、“文化創新”兩個專業方向和“大良造”創新班(院內選拔制)。
01低碳生活方向
本方向以數字生態場景下的低碳生活為導向,以構建可持續產品(服務)-用戶-創新生活方式為目標,培養能夠熟練運用創新技術和創意思維進行產品(服務)的設計、開發與應用的復合型設計人才。融合“設計-消費-環境-人文”之間的關系,通過產品設計促進經濟、社會、環境的和諧共生、可持續發展。
02文化創新方向
本方向以弘揚優秀地域文化,激發文化創新創造力為導向,培養能運用文化創意思維將現代潮流審美與文化內涵精神有機融合,對文化具有創造性轉化與拓展能力的創新型設計人才。將地域文化與多元化生活方式結合,通過產品設計策略,為協同創造、傳承文化提供全新的實現載體。
03“大良造”創新班
大良造創新班是結合現代“大設計、大數據、大藝術”的時代需求,培養創新設計思維、創新設計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較強的創新型專業設計人才。針對藝術設計類專業本科生,藝術設計學院在經過一年的大類培養后,通過專業分流、擇優選拔形成的本科教學班級,要求學生綜合成績較好,專業成績突出,熱愛專業,不怕吃苦,且具備創新精神,并善于自主學習。該班以產品設計專業知識為主,同時融入其他專業的核心知識內容,重點培養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研究和團隊協作精神,學習的知識面廣、信息量大、訓練強度高、研究內容難度較大。該班實行導師負責制,在圓滿完成課堂與實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將積極參與設計公司或者企業的實戰設計項目,以及參加國內外各類專業設計競賽,并將取得高水平成果。
2、視覺傳達設計專業
本專業在信息時代下立足傳播中國文化,培養學生以德為先、整合運用現代科技和藝術創新的視覺傳播設計與管理能力,并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能夠在企業數字化產品開發部門、品牌或市場部門、新媒體機構、教育機構及其他設計機構從事視覺傳播創新設計及研究、策劃、管理或教學等工作。
本專業開設兩個方向:視覺信息設計方向、設計管理方向。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視覺信息設計方向
側重培養學生在信息化時代,采用數字化手段,進行簡潔優美、科學理性的信息視覺化設計,通過產品界面、信息產品或視覺環境設計為媒介,為用戶創造易用、和諧、美觀的交互體驗。培養具備視覺信息科技及藝術設計等方面的整合能力,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設計與策劃能力,以及結合信息產業和社會需求探尋新的解決方案的創意能力。
設計管理方向
圍繞專業設計公司、工業制造企業、設計工程施工企業、新媒體企業等行業需求,培養復合型設計管理精英人才。教學采用雙導師制,方法主要采用項目制教學,教學手段靈活先進,強調目標成果為導向的教學理念。主要從事設計工程管理、產品開發管理、視覺傳播設計管理、品牌設計傳播管理、數字媒體設計項目管理等工作。
3、環境設計專業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扎實的環境設計基礎理論知識、具有良好的環境設計創新能力和設計實踐能力,能在中、高等藝術學校從事環境設計教學、研究工作,在環境設計機構從事公共建筑室內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城市環境景觀與社區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 、公共藝術設計等工作,并具備項目策劃與經營管理、教學與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質的環境設計應用型專門人才。
本專業開設三個方向:室內設計方向、景觀設計方向和公共藝術設計方向。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室內設計方向
主要側重培養應用型室內設計人才。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多媒體教學和專業實習等教學手段,通過開設家具設計、建筑裝飾材料與構造、家居空間設計、辦公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及商業空間設計等專業課程,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室內設計理論與方法,具備專業的室內設計技術及相應的實踐能力,成為能從事室內設計、室內陳設、家具設計及技術與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景觀設計方向
主要側重培養應用型景觀設計人才。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多媒體教學和專業實習等教學手段,通過開設植物種植與搭配設計、居住區景觀設計、濱水景觀設計、城市空間景觀設計等景觀設計專業課程,使學生熟練掌握景觀設計的理論與設計方法,并具備專業的景觀設計技術及相應的實踐能力,成為能從事城市環境景觀設計、園林設計以及技術與管理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4、動畫專業
本專業培養具備影視動畫、漫畫、影視制作、交互設計、游戲美術設計等就業方向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及理論,掌握較扎實的動畫、漫畫、交互設計、游戲美術設計的創意、設計、創作、制作能力,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本校動畫專業設置為兩個方向:影視動畫方向和數字媒體設計方向。本專業學制四年,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本專業設置多個課程模塊供學生學習:動畫基礎課程模塊(必修)、影視制作基礎課程模塊(必修)、動畫造型課程模塊(必修)、漫畫與二維動畫課程模塊(選修)、三維動畫模塊(選修)、影視欄目包裝與后期特效模塊(選修)、交互設計課程模塊(含互聯網產品策劃、交互、UI、用戶研究)(選修)、游戲策劃與美術設計模塊(選修)、新媒體藝術課程模塊(選修)。
影視動畫方向
側重培養學生學習動畫、漫畫、影視相關專業知識,在高年級可以選擇1-2個能力拓展模塊:游戲策劃與美術設計模塊(選修)、影視制作課程模塊(選修)。
數字媒體設計方向
側重動畫、藝術設計知識與新技術的結合進行創作研究,主要學習影視制作、基本動畫制作、交互設計(含互聯網產品策劃、交互設計、UI、用戶研究)、游戲策劃與設計模塊等課程內容。高年級可以選擇1-2個能力拓展模塊:影視欄目包裝與后期特效模塊(選修)、新媒體藝術課程模塊(選修)。
學費收取標準按2023年湖北省物價部門核定的標準執行(2022年藝術類收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10350元)。
學校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光谷一路206號
咨詢電話:027—87002966
網址:http://zsb.wit.edu.cn/
郵箱:zsb@wit.edu.cn
郵編:430025
|
關于武漢工程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
|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m.hxsscy.com)所提供的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
|
|
|